装修博客与装修自己

| Views: | Total Words: 4.5k | Reading Time: 4 mins.

前言

今天本来要更新一篇叫《忆思源街》的文章,内容看标题就可以知道了(思源街是交大的一条街,最近要拆掉了)。不过由于一些原因,文章写了一半还没完工,并且现在不是很想继续写下去,抒情、回忆这种事情断了情绪、感觉,就很难再续上去了。

又很巧的是,最近感觉博客用的宋体(是因为我用的 Cactus Theme 的 font family 没有包含中文字体)不好看了,以及也有朋友和我反映过一些阅读上的问题,于是打算小小装修一下博客。因此随手写了这篇关于装修博客的文章,以及把我的一些胡思乱想倒在这里(这也是为什么分这个类)。


装修博客

字体方面,我在 Cactus Theme 官方 Repo 的 Issue 区找到了一些有用的 Issues:

以及通过 F12 加上在 CSS 文件夹里搜索各种字段,大概是摸清了在哪里改各种东西,于是就开工。

首先是第一个问题:用黑色还是白色?之前的博客页面长这样:

是黑+绿的搭配,颇有极客风范。但是这样读起来有些吃力,可能是因为黑底白字读起来还是没有白底黑字舒服吧。于是打算换成白色。当然绿色没有动,这是因为我的 Logo 也是绿色的,而且感觉换其他颜色也不太好看。

其次是字体字号,我选择了微软雅黑作为中文字体,Arial 作为英文字体,并且正文的字号规定为 17px。经测试,在 PC 端 1080P 屏幕阅读体验还是很舒适的。此外对其他元素我也做出了一些改动,比如文章标题字号改为 48px,h2 改为 1.5rem,h3 改为 20px 等。

在调整时,我参考了stdrc 的博客,个人感觉他的博客整体看起来还是很整洁清爽的,白底黑字,也没有多余的装潢。

最后的效果可以查看这个 Markdown 测试界面,上面两张图就是从这截的。


博客定位

其实很容易发现,虽然说大家都叫博客 / Blog,但是很多时候定位还是比较不同的。比如我的学长 陈乐群的博客,以及很多北美 PhD 的博客,他们更像是一种学术博客,记载的内容大多为一些学术研究内容、实习经历等。像 LMSYS 这种 Blog 就更不用说了,完全是学术 Blog。之前和一个同学聊过,说现在的学术圈已经开始流行先发博客、Twitter 宣传,然后再出 Paper 的模式了(尤其是 ML 圈,系统、TCS 好像没这个现象)。这类 Blog 往往写的十分正式,行文条理清晰,并且很可能有图、有数据等硬核内容,在学术写作的时候甚至都可以直接引用。

还有一类其实是高中搞信息竞赛(OI)时期的人特有的,不妨称之为做题博客。特点就是往往记录的都是自己在各大 OJ 刷题的感受、题解等,为的是整理做过的题,总结提升。这类博客往往出没在博客园、CSDN 中,并且往往二次元浓度很高。博主在搞 OI 的时期也有过一个 CSDN 账号:SiriusNEO,当然作为一个菜鸡,我也没有刷很多题,上面的记录也不是很多。

以及还有一种技术博客,它和第一种”学术博客”其实很像,往往有时会同时出在一个人的博客中。不同的是技术博客往往分享的并不是学术方面的内容,而是一些偏工程性的内容,比如分享自己怎样解决某个 Bug,又或者怎样能够骗 ChatGPT 说出它的 System Prompt 等。

对于非数学、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说,他们的博客可能更加生活化、文学化,记录的是自己平常的所见所闻。(当然,这里不排除别的专业的人用博客来记录自己的学术内容,只是比较少见)对于他们来说,博客里可能是去哪里玩的游记,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什么事,然后怎么处理的之类的。

讲了这么多,其实都在铺垫一个问题:我的这个博客 “度量空间”,它又该是什么定位呢?按这个名字,它似乎需要是一个学术博客。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,我希望将它做成一个混合式的、什么都放的地方,就像 Bojie Li 学长的博客 那样。反正说到底,只要是 Markdown 格式的都可以挂在 Articles 下,可能只是别人浏览起来会有些别扭了。不过偏学术性的内容我也会转载到知乎,这一点到不用担心。并且我还有一个 “Pin” 的功能,可以把想让别人优先看到的文章放在那里。


文章质量

可能你逛完我的博客,会感觉我的博客文章不仅在内容上是混杂的,在质量(写作认真程度上)也是鱼龙混杂的。比如这篇 记又一次 Touhou 群小聚,全文基本没有几个字,只是和群友出去玩的照片。也有写的非常认真的,比如概率论的学习笔记和计算机网络的那篇翻译,都是我花了至少3天的工时才写成的。

关于这一点,其实也是没办法的。刚刚提到的第一篇那个 “水文”,是我在刚搭好博客后不久写的,那时候还处在三分钟热度的状态,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往上面搬。不过我也不打算删掉了,就让它留在那里吧,也算是某种历史痕迹了。至于文章质量?写个博客还管这质量那质量的,那压力也太大了吧。

不过有一点确实需要以后改进一下,就是目前来说,这个博客太 “技术” 了,计算机味道太冲了。很大一部分文章都是学术、技术类文章。之后我也会增加一些小散文之类的,还是要增加一些人文因素嘛。


强迫症与完美主义

如前所言,这篇文章逐渐过渡到胡思乱想环节了。在不断装修博客的过程中,我又一次被自己的 “完美主义症” 给烦到了。我发现我在干类似的事情(修改网页,做 PPT,写代码)的过程中总是无法忍受一些小毛病,比如某个地方没对齐等。又或是为了一个字体大小、变量名、规范思考半天,迟迟下不了决定。

这已经不是我第一天意识到我自己有点这样的强迫症倾向了。之前我应该提到过我有一个学术主页,对于它,我也是改了又改,仿佛怎么改都不满意。我想很大一个因素是,在做每个行为之前,我都会下意识地去权衡它的利弊:比如在设计的时候,我会去想方式 A 相比于方式 B,有哪些优势、劣势,最后我应该采用哪种。在有些场合,这种决策当然是必须的;但是如果事事都这么干的话,就会很累。我的实验进度也很大程度上被这种心理拖慢了。我很早以前就看到过一个说法:

There is no silver bullet in designing and architecting

我也把这个说法当作我写代码、或是进行更广义上的艺术创作的一种准则,不然的话,我想我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思考这个 Silver Bullet 在哪。但是,直到今天,我还是感觉这种强迫症依然伴随着我。

那么怎么样才能治好它呢?我不知道,但是我现在感觉,只要能分清主次轻重,就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。比如我对事件 A 的权重很高,那么相应地,多纠结一点也无所谓;但是如果这个事情权重很低,那么就随意了。不过 “能分清” 这个能力(也就是赋权重的能力)说容易,也不是很容易。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改正它,也许它已经是我性格的一部分了呢。但是我会试图去抵抗它的。断臂的维纳斯才是艺术。

今后如果我意识到了我陷于某种无意义的纠结,我会用这段话提醒自己这件事是否值得纠结。我称之为 “维纳斯检验”。

以及永远记住:有的东西之后也可以修改(iterate,迭代),并不用现在就做的尽善尽美。

后续更新

Upd. 2023/12/13,又改了一下 index 的布局,以及给它换了个颜色搭配。颜色的来源懂的人应该能看出来是什么